首先是原材料的選取

  先從泥料說起,有一百余元陶瓷一噸的渣頭泥,也有三千余元一噸的特種泥,如果按照普通工業產品定價規律“一工一料”的石英規則,瓷器的價格能夠相差300倍!渣頭泥是修整坯胎時刮削下來的泥料,只能賣給生產低檔瓷器的廠家,一些廉價注漿成型的仿古瓷都是用這種泥料;“中白泥”400元左右一噸,是制作中低檔仿古瓷的主要泥料;“高白泥”千元左右一噸,是制作中高檔仿古瓷的主要原料;台灣泥料3000左右一噸,是制作高檔日用瓷的泥料;“浙江泥”是制作嘉道時期中檔仿古瓷的優質泥料;“腳踩泥”是制作高檔仿古瓷泥料。

  再說釉料,從一角一斤到幾十元一斤都有,品種繁多,成瓷釉色有一點點差異釉料的價格可能差幾十倍。釉下彩青花料從幾十元一斤的“土料”到一萬元一斤也難以買到的優質珠明料都有使用;釉上彩料中個性是“洋紅”即粉彩瓷使用的基本釉料;所謂的“玫瑰色”普通的只有十幾元一斤進口的需要近萬元一斤。

  這些基本料是保證瓷器制作的根本條件,只要在一個環節石英管上沒有使用優質材料,成瓷必然無法到達設計要求。

  最後是成品率和其它的一些因素

  所有上面列舉的成本還不是最終的成本,景德鎮瓷制作成本高的根本原因是殘次品率太高。

  硬質瓷有兩大難關:一是變形,所以景德鎮瓷質量標准中沒有不圓這一項要求,只是要求不蹺;二是鐵點,高溫燒成時胎釉中的氧化鐵會聚集析出顯示在釉面上,其他地區生產的瓷器燒成溫度低就不會出現這種現像。

  殘次品多更增加了生產成本,個性對於精品來說投入大,工藝要求高無法提高產量,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就是毀滅性的,比如制作一百件瓷器,有二十件殘次品,能夠把殘次品的成本攤入八十件成瓷中成本增長不多,如果是制作兩件有一件是殘次品,可想而知另一件的成本會增加多少。

  陶瓷生產成本很低,能夠機械化生產,比如某著名瓷器產區生產石英舟的仿汝釉杯放到微波爐中加數分鐘後再放到涼水中釉面會產生開片現像。而景德鎮瓷同樣采用相同手段則不會發生任何變化,說明它們的品質是不同的。

  我們僅僅從表面看瓷器的差距不大就以為成本會差別不大,而從邏輯思維出發錯誤的認為瓷器的價格存在許多欺騙的因素。個性是購買仿古瓷的許多人感覺自己“受騙上當”,實際上多數人是因為對景德鎮瓷的不了解。多數人幾乎都沒有接觸過高檔瓷器,也不了解一些瓷器的簡單知識,所以產生這樣的想法是正常的。

  了解一些瓷器的生產知識對於瓷器收藏者來說很有必要,在購買瓷器時能夠給自己帶給衡量價格的參考,就能夠減少被欺騙的機會,也不會漏掉一些貨真價實的藏品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陶瓷
    全站熱搜

    outside12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