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誤區之一: “琴越高,聲音越好”

  很多消費者在商家的鋼琴調音誤導下,簡單地認為”琴越高,琴弦越長、音板就越大,所以聲音就越好。”

  真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如果只看鋼琴的高度就能區別鋼琴的好壞,那麼目前國內所有不正規小廠的雜牌琴都應該比正規大廠的名牌鋼琴好,因為雜牌琴都做得很高。

  實際上,不同廠家的兩台琴,即使琴高、弦長、音板大小完全一樣,其聲音品質的差距仍可能很大。因為,除了弦的長度及音板的大小外,琴弦的排列尺寸,弦枕的高度,弦碼的曲率、厚度、定位,音板的弧度和有效振動區,榔頭敲擊琴弦的位置等等關鍵數據,少有差池,就會有”差之毫釐,失之千裡”的效應,更何況琴弦和音板的材料還有千差萬別,工藝水平也參差不齊。

  正規大廠有專門的技術部門對上述音源及共鳴系統,進行反復的采樣、計算、分析和對比試驗,以確定設計方案,並在長期實踐中不斷校正和完善。而不正規的小廠,缺乏設計能力,有的甚至連國標都沒看過,只是把四處購買來的配件,拼裝在一起,這些拼裝出來的鋼琴,配件尺寸不准確,彼此不能配套,即使把琴做得再高也沒有用。為了唬弄消費者,這些產品竟然號稱是”德國大師設計”,要是消費者真問起這”德國設計大師”的底細,才發現純屬虛構。

  客觀地講,在選購鋼琴時,如果涉及到琴的高度,較准確的理解是:在同一廠家、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鋼琴中,較高的琴應該比較矮的琴聲音好些。

  誤區之二: “外殼豪華,仿古樣式的鋼琴才是高檔的鋼”

  不正規的小廠往往對鋼琴的音准、音色、手感這三大品質無從把握,因此把主要精力放在對外形得改進上,針對”歐式仿古鋼琴”的流行口味,向家具廠訂做外殼,一味在外觀上求新、求變、求奇,將消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外觀上,混淆消費者的價值觀。

  其實,鋼琴外殼就是鋼琴的外衣,盡管也很重要,但與樂器本質沒有必然的聯系,更不是決定鋼琴檔次的標准,像世界名牌日本”雅馬哈”、德國”施坦威”鋼琴與上述狀況正好相反,在外觀上一直遵循簡單、樸素、端莊的原則,對內在品質卻下大功夫不斷完善,進步。

  誤區之三: “鋼琴的聲音越亮越好”

  鋼琴源自歐洲,最先不是作為獨奏樂器存在,而是為教堂唱詩班做伴奏用,因此要求其聲音的特征是純淨、柔和而富於變化,被譽為”天使之音”,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聲音大、聲音亮。正規大廠的鋼琴正是按照上述特征以歐洲鋼琴為楷模進行科學設計和制作的。

  許多不正規小廠的雜牌鋼琴,共鳴、音質都很差,為掩蓋這些致命缺陷,廠家就向榔頭滴加過量的增硬劑使得聲音變得很脆、很亮,並誤導消費者認為:這才叫音質華麗、共鳴好。消費者把這種琴買回家,越彈越覺得刺耳、聒躁,根本彈不出甜美、圓潤、動聽的聲音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鋼琴
    全站熱搜

    outside12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